宋新詞,給我些時間吧,讓我考慮考慮。

——

碧水江都的物業一向積極,從進大門就能看見充滿年味的紅燈籠、福字、中國結,路口的燈柱還貼著手寫的春聯。

臨近春節,就連小區裡的人也多了不少。平常這個時候,安靜得只有鳥鳴,這幾日倒還多了些小孩的嬉戲玩鬧聲。

碧水江都的綠化做得很好,說不上雕樑畫棟,但也是綠茵成林、小池石橋假山相互掩映。每棟別墅之間的間距尤其大,隱私性也很好。

陳念嬌從小區門口走到自家別墅門口足足花了二十分鐘。

參加婚禮算是花光了她今天所有的精力,上了樓,她便直奔自已的臥室,一個猛撲,直挺挺地倒在床上。

身體躺平了,腦子還轉個不停——

今天應該沒有被大家發現什麼異常吧?尤其是賀老師。

宋新詞倒也真的豁的出去。

公交車上聽的那幾首歌還挺好聽的。

陳念嬌手在床上摸索著,從包裡將手機掏出來。

她點開聽歌軟體,手指頓了一下,又在搜尋框輸入“喬喬最愛的歌”,果然有這個歌單。隨便點了首,便將手機扔到一旁。

接下來好幾天,陳念嬌都在迴圈播放這個歌單。

這很奇妙,這些歌彷彿讓她回到了從前上學的時候,那條滿是藍櫻花的勤學路,那堆滿舊課桌椅的教學樓天台。

連帶著她近幾天的心情都似乎活潑了些。

除夕這天,一大早,陳鼎便開車,拖家帶口去了老爺子家裡。

在陳念嬌上高中之前,老爺子和老太太都住在單位分的那個小區裡。後來因為兩位老人都上了年紀,住的小區又沒有電梯,陳鼎便在錦城七中附近買了套四居室。等到陳念嬌上高中時,一起搬了過去,兩位老人便一直住到現在。

可能因為是春節期間,路上的車輛反而少了不少,三人一路暢通地到了小區。

兩位老人就住在一樓,不用上上下下很方便,還自帶一個小院,院子裡掛上了小燈籠、中國結。

沿著院牆,老太太種上了各種花草,只不過正值寒冬顯得有些凋零,院子角落一棵臘梅開得正旺盛,香氣宜人。

陳家大年三十這天的團圓飯一向是中午這頓,所以等到他們進屋時,兩位老人已經在廚房忙活起來了。

陳念嬌換了鞋,將手裡的東西放下,腳步不停地往廚房裡去,“今天吃些什麼好吃的?松鼠鱖魚有嗎?”

老太太往她嘴裡塞了片臘腸,“有有有,嬌嬌大小姐點名要吃的,怎麼能沒有呢?”

陳念川也進了廚房,擠走陳念嬌,“那大少爺喜歡的紅燒獅子頭有嗎?”

老太太將蓋著的肉圓子開啟給他瞧。

陳鼎自然也想跟著進廚房,可還沒走到廚房門口,就被老爺子揮手趕出去,“要是閒著沒事,就去買瓶醬油回來。”

陳鼎不敢有異議,自從他和於青和離婚後,老爺子對他就沒有什麼好臉色,近一兩年好不容易有了緩和,自然是老爺子說啥就是啥。

一頓飯,五個人一起忙活,十二點準時開飯。

剛拿起筷子,陳念嬌放在桌上的手機就響了一聲,她拿起手機瞧了一眼,是宋新詞發來的微信,一張團圓飯的照片。

陳念嬌這些天和宋新詞倒也有來有往地聊過幾句,但都不多,無非是一些在幹嘛、起了嗎、睡了嗎、早安晚安的。所以這次陳念嬌也沒晾著他,而是同樣拍了一張團圓飯給他發過去。

桌上四人瞧見她的動作,齊齊停下筷子等她拍照。

陳念嬌見大家都看著她,連忙放下了手機,招呼道:“沒事兒,吃呀。”

陳念川夾了一筷子紅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