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青年,對樓外等候穿著黑色裹紅邊服飾的侍衛招手,道:“三皇子醉了,你們好生照顧,送皇子回府。”

領頭的接過人:“謝過卓副統領,我們這就送三皇子回去。”

目送三皇子關顧允的馬車走遠,卓修璟對身後跟著的少年說:“威子,駕著我們的車,走大路回府。”自己則轉入一條小巷,在黑暗中向太博府而去。

關止因到王府第三日,彩環稟報,說宮中來了教導禮儀的老師,王妃讓她暫時搬到雅園住,要日夜學規矩和禮儀。

關止因跪坐在雅園大廳中的蒲團上,等了許久,也不見人來,左指薅動右手上的銀鐲不知道轉了多少圈,腿都麻了,剛想要站起來活動活動,就聽見有人進來的聲音,趕緊又跪坐下去。

蘇慈安領著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走進大廳,女子背部挺直,雙手輕疊於小腹處,走路動作輕盈優雅,頭上的步搖紋絲不動。

蘇慈安坐於主位上做了請的手勢,女子微彎腿行禮後,才落座在側下位。

蘇慈安向女子介紹道:“這就是我府上七女關止因,尚儀大人受累,小女自幼生活在山村野間,什麼規矩都不懂,也只有請您,才能指點她像點樣兒。”

易菊是皇后娘娘身邊最得力的親信,雖然只是五品官銜,但女官非常難得,五品的女官已是到了頂,故而自身帶著傲氣。若不是坤王府,其他府邸是請不動她親自指教的。易菊笑道:“蘇王妃過譽,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坤王和王妃的吩咐,下官定會盡心盡力。”

蘇慈安轉頭對關止因說:“易尚儀到府上親自教你可是你前世修來的福分,一來你要用心學,勤苦練,不辜負你父王對你的期盼;二來一日之師即為恩,尚儀大人教你一場,今後不論走到哪,都要以師禮尊之。”

關止因點點頭答:“是”。

“七小姐之前雖然沒有受過仁、信、禮、儀的教導,但只要用心,一些基本的功夫,一個月足夠學得有模有樣的,不用太過擔心。今日起,我就是你的老師,現在我指你三個錯處,你仔細聽好。”易菊不急不緩的說。

關止因依然點頭答:“是”。

易菊坐得端正,不愧是禮儀典範,將女子的端莊典雅表現得淋漓盡致,聲音溫柔又不失威嚴:“一錯是女子跪坐應雙膝著地,臀置於腳根之上,上身挺直,雙手交疊於大腿,而七小姐雙腳呈八字,腳掌露於裙外,太不雅觀。二錯是恭順不足,蘇王妃是王爺正妃,七小姐該稱一聲母妃,剛才王妃入室,七小姐應起身相迎,迎也需有禮節。三錯是應答不對,長輩師長問話吩咐,回答應該謙卑有禮,七小姐隨意點頭,答話敷衍,是對長輩不尊。”

關止因倒吸一口涼氣,這幾句話的功夫,自己就犯了這麼多錯,這規矩太多了,十幾年的習慣要她一個月完全改變,太難了。

接下來的日子,關止因每日跟著易菊練習站姿、走路、行禮……,甚至吃飯、喝水、洗臉都要有禮儀姿態,僅行禮這一項,關止因就學了五日,行禮還得分場合,有跪拜禮、鞠躬禮、作福禮、祭祀禮等等,怎麼跪怎麼起,又有諸多講究。除了入廁和睡覺,易菊時刻盯著她,她每日過得提心吊膽、戰戰兢兢,耳邊聽得最多的話就是:“不對,重來。”倒不是易菊兇,相反,不論關止因怎麼難教,她都有絕對的耐心,彷彿她天生就不會發火生氣。只是每日被不停的否定,搞得關止因都懷疑自己生來就只配在山村裡做個農婦。

這一日,易菊端坐在矮桌前,指著書中的圖畫向關止因講解各種服裝、首飾、妝容搭配,以及哪種場合該怎麼穿戴。關止因坐在矮桌一側,在一個小本上做著記錄,聽得頭暈目眩。突然背上被一個小東西砸了一下,她低頭一看,蒲團旁的地上多了一個小紙團。關止因偷偷揀了,藏到袖袋中。

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