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人很是識趣地離開了房內,給紀啟年和徐凝梓獨處空間。

“阿梓,是否辛苦,是否難受。”

紀啟年大手輕柔地撫上徐凝梓的腹部,他得知徐凝梓有孕吐反應,第一反應就是擔憂徐凝梓的身子吃不消。

好在來到玉卿宮後發現徐凝梓面色紅潤,紀啟年這才鬆了口氣。

“多謝陛下關心,臣妾身子吃得消。”

“倘若難受,一定要與嬤嬤講,待朕處理完事務後,朕就來見你。”

“臣妾知曉。”

自徐凝梓有身孕過後,紀啟年便整日往這玉卿宮跑,其餘嬪妃想見紀啟年都沒有機會。

除非來她們最唾棄的玉卿宮。

日子長了,那些大臣更不願了,他們費盡心思將女兒送入宮內,如若不趁年輕貌美產下子嗣,日後只有老死宮中的可能。

終於,幾位大臣忍不住在上朝之時進諫道。

“恭喜陛下再添子嗣,此為美事一樁,臣斗膽建議陛下,做到美事成雙。”

“美事成雙嗎,朕倒覺得,如若能在朕的誕辰前攻下那島國,這將是最大的好事。”

前些日子與徐凝梓一同觀看地圖時,徐凝梓對那小小的島嶼很感興趣,紀啟年起初的重點並沒有放在海島之上,但美人既然已經開口,紀啟年便如了徐凝梓的願。

“陛下,雖說這島嶼極小,但上面的倭寇甚是猖狂,現在不除,日後會有隱患。”

徐凝梓的話在紀啟年腦海中迴響著,見那大臣啞口無言,紀啟年步步緊逼道。

“朕見你們居安思危慣了,天下還未統一,你竟想讓朕流連於後宮而不返!”

“臣並無此心,還望陛下明鑑!”

那三兩位大臣跪在階下,紀啟年冷哼一聲,怒斥道。

“又或者是覺得朕對不起你那被強塞進宮的女兒?”

見紀啟年龍顏大怒,這些大臣幾乎要長跪不起,痛哭流涕地訴說著對陛下的衷心。

“既然你們這樣開口了,那便隨兵攻下那島嶼吧。”

這些大臣震撼到臉色煞白,他們本就是朝廷供養的廢臣,除卻在朝廷上油嘴滑舌妄圖討好皇上,別無其餘能力。

戰事本就危困,更何況還是海戰,像他們這樣的蛀蟲根本堅持不了太久,對他們而言,跟隨去海戰和被流放沒有任何區別。

“望陛下收回成命,老臣無能,定會讓陛下失望的!”

紀啟年異常淡定的發問讓他們再次啞然。

“朕只是讓你們跟隨出戰,又沒讓你們親自上戰,說會讓朕失望,是在折辱朕的將士們嗎?”

“還是說,你不想讓朕好事成雙了?”

見他們啞然,面如死灰的樣子甚是礙眼,紀啟年抬手,示意侍衛將這幾人拖了下去。

他們的嘶吼求饒聲迴盪著整個朝廷之中,朝廷上下再無人敢開口催生。

就這樣,距離紀啟年誕辰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就在剩餘的一個月內,中原各地突然爆發了數場戰事,西域也開始反抗,軍心混亂,紀啟年決定親征。

“小主,皇上要出征了!”

戰事紛亂,弄得大家都人心惶惶的,阿梅沒見過這種場面,在侍衛口中得知這個訊息,便立刻與徐凝梓講了。

薄嬤嬤本想瞞著徐凝梓,唯恐徐凝梓因為擔憂而動了胎氣,但沒想到這毛躁的丫頭口無遮攔。

“你這丫頭,胡言亂語什麼呢。”

“嬤嬤不必生氣,是我叫阿梅告訴我的。”

徐凝梓莞爾,前幾日紀啟年即便想掩飾,但心聲終究騙不了她,徐凝梓比這些人還早些知曉戰事的狀況。

薄嬤嬤見徐凝梓整理著自己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