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九點左右,林宇軒驅車跟著黃老車子後面,他們準備一起前往黃老的農場挑選食材。

不久後他們便出了市區,道路兩旁的風景彷彿是自然界的精心安排。鬱鬱蔥蔥的樹木交織成一幅翠綠的畫卷,與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趣。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

隨著車輛緩緩前行,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泥土氣息,彷彿是大自然的呼吸,讓人心曠神怡。

漸漸距離農場近了,道路變得愈發寬敞平坦。

兩旁的田野裡是各色的果蔬抬頭挺胸,看起來相當可愛。

他們穿過一道道鐵門,車輛在一片開闊的土地上停下來,這便是農場的大門,也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這座農場距離市區約有三十公里,農場佔地很大,擁有廣闊的農田和牧場。

眾人下了車,眼前是一望無際的田野。

除了規劃整體有序的果蔬之外,還有許多放養的禽類:雞、鴨、豬、牛、羊等,以及水產品:魚、蝦、螃蟹、甲魚等。

與一般的農戶不同,這些禽類和水產品都有特別的養殖方式。

黃老的這座農場不論是規模上還是品質上,都可以稱其為東海市第一。

他們下來之後,黃老就叫來了農場的負責人來為林宇軒介紹。

“老闆。”說話的是一個三十五歲左右的男子。

他的身影並不高大,臉龐線條分明,眼神深邃。

他上身穿著一件深藍色短袖,下身穿著一條卡其褲,腳蹬一雙皮雨靴。褲腿和雨靴上沾染著些許泥土。

黃老說,“把手頭的事情交給其他人,帶著我這兩位朋友挑點食材。”

“好的,老闆。”農場負責人說。

“記住,他們說的話就是我說的話,食材隨便讓他們挑,明白了嗎?”

“嗯。”負責人點頭答應。

不遠處,林宇軒和朱茂還在看農場的分佈圖。

黃老把他們叫過來,然後將兩人交給了農場負責人李春耕。

李春耕也開來了電動觀光車。

這和那種“校園小巴車”長得差不多。

身材小巧,座位也不多。

駕駛室和座位簡潔明瞭,只有最基本的駕駛裝置和安全裝置。

“兩位跟我來吧!”李春耕語氣非常柔和請他們兩人上車。

李春耕帶著兩人先到了蔬菜種植區域。

眼前是一排排規劃整體的蔬菜:鮮嫩的菠菜、翠綠的黃瓜、水靈的白菜,一個個看起來生長得非常健康。

李春耕說,“我們這裡的每一種蔬菜都是精心種植培育的。農場採用的是有機肥料,確保蔬菜自然生長,無任何化學殘留。此外,還有灌溉系統確保每一片葉子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

李春耕耐心地為他們一一介紹。

“這是我們培育的紫甘藍。”李春耕詳細介紹:“它裡面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對保持面板健康和增強免疫力有顯著效果。”

眼前的紫甘藍外形飽滿,色澤豔麗,每一片葉子都呈現出深紫色的光澤,看起來相當不錯。

“這是羅馬生菜,葉嫩莖脆,口感清甜。”

林宇軒點點頭。

他知道這種生菜類似於結球生菜,可以直接洗淨後拌食,但不適合炒、燉、做湯。

生菜性偏涼,不宜搭配性涼的食物。比如兔肉,兩者搭配一起食用,更容易引起腹瀉、嘔吐等現象。

“這是紅皮瓜,外皮鮮豔如火,瓜肉白嫩,這種瓜的水分足,口感清爽。”

李出春耕說,“紫甘藍和紅皮瓜採用了地膜覆蓋技術,能有效調節土壤的溫度和溼度;而羅馬生菜則採用了,滴灌技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