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文明死於競爭 (第1/4頁)
未知生態!我代表人類做最後一戰 幕德往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剩餘部族一陣陣的誠心祈禱後,確實效果顯著:由於沒有所謂的“黃金誘惑”的影響,所以所謂的“蒼天”當然不會降罪於他們。
但由於他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學進步思想,便把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功於族巫的努力和神通廣大。
而我當然清楚會發生什麼,卻沒有去管這個結果,更沒有去幹涉,畢竟在真正的殖民主義概念裡,豐富資源和確保資源存量才是最優先的,而不是人口數量的多少,也不是急於毀滅文明的程序。
歷史上的所謂殖民者之所以動不動失敗,便是因為偏離了這個主義的本質,最後人財兩空,一無所得。
我所選擇的方法,是根據米國的德雷克這個人類史上最著名的海盜所持的信念進行修改所得:先搶貨再殺人。
只有貨物到手了才有行動的意義,而不是屠刀上的血有多厚、有多密。
隨著資源的逐步開發和利用,原本缺失的事物開始逐步補齊:住房、工廠、兵營、牆壁都新建了起來。
在用工廠流水線填飽艦上人的肚子以後,便是開始設立軍校搭配兵營讓他們學習適應如何作戰及如何從事生產。
有人提出了疑問:“我們既然已經具備了生產線,為什麼還要學習怎麼生產?”
我只用一句話便堵了回去:“當你的乾糧不足以保證你活著的時候,生產就是你唯一能自救的技巧。”
我接著說道:“不要問我為什麼不是野外生存技巧和戰時生存技巧,這是外星,你腳下的土地自然長出來的東西不一定你能吃,你所有的辨別技巧可能會害死你,但種子不會。”
我知道其他人為什麼會有這些疑惑,因為我也曾有過,但我的教官給我的不是回答,而是更多的體罰。
“道理不是教出來的,是苦出來的。”這是我的教官給我說過的話。
但我不希望這麼做,畢竟我清楚這些新兵和新人是人類最後的希望,他們不是用來選拔精英的,是用來不斷壯大的。
火種剛開始是脆弱的,文明的雛形也是脆弱的,我必須清楚這一點才能不盲目。
隨著我們的開拓區域開始不斷擴大,那些剩餘部族的領地便離我們越來越近。
為了不事前打草驚蛇,於是我下令暫停了擴張,同時把工廠之後培育出來的家畜、食物和植物中的一半放到了牆外。
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麼要把好好的東西和扔掉一樣放到牆外,我只告訴他們我在下一步大棋。
之後的事情和我預料的基本一致:當一些外出狩獵的人開始享受到不用辛苦便能變得富有的生活時,族巫的權力和影響便開始減弱了,因為信仰的成分開始縮減了。
外出狩獵的人們即使每天不拜神、不供神也會有吃的、喝的,自己的所得當然需要保護起來,那就和族巫的主張相反了。
而為了維護自己在部族裡的權威,族巫開始聯合剩餘不需要狩獵的人和蠱惑見識較淺的人對抗那些狩獵的人,部族裡面開始掀起了一場場血腥的內鬥。
由於還停留在鐵器時代,部族的醫療條件和水平並沒有進步多少,破傷風、感染、骨折仍然是“不治之症”。
因為族巫始終佔據著部族唯一的醫療資源,人們生病的原因和治療方法都是由族巫來解釋的。
當被蠱惑和“聯合”的人們反應過來自己在被當槍使時,新一輪針對族巫的清算便開始了。
解決族巫是會促進文明發展,但文明發展由於缺了“一條關鍵的腿”,所以是完全的畸形演變。
在這樣的畸形演變下,原本有希望跨過去的鐵器時代變成了註定過不去的夢魘。
剩餘的部族在“自我淘汰”下開始日漸稀少。
內部競爭導致他們沒有餘力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