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它這個“星球意志”來說,目前的文明發展程序已經逐步趨於穩定,暫時還不需要考慮別的,但對於我而言,用計謀消滅異星球的文明和文明程序只是第一步,剩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後面的補給、裝備、人員補充和治療等等。

由於後勤方面沒有選出固定人選,所以目前只能依靠我和副艦長商議決定。

補給方面我的想法是準備開拓一條專用主幹道和多個分道,確保物資的運輸,副艦長沒有什麼異議,但這需要探明道路後的反饋結果。

我們只好耐心等著,等待出去探索的小隊帶回來的訊息:首先回來的是好訊息,發現了新的水源和適宜居住的地方,在探測後發現居住、生活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我便和副艦長一起新選了一支小隊,由指令長帶領他們和一些艦上的人員前往那個地點嘗試駐紮。

指令長傳回訊息的時間很快,畢竟確認是花不了多長時間的,那個地方已經做好駐紮了,剩下的就是鞏固和發展了。

我對這一結果很滿意,畢竟這是人類在這個星球踏出的第一步,好的結果相當能激勵人心。

我於是便把這一結果做成宣傳單發給了艦上的每個部門,讓大家都看到這個結果,大家的狀態也在這一結果的刺激下有所高漲。

既然有了好訊息,那首先要做的便是擴大結果和設立補給路線,方便雙方互換物資和交流。

我的基本構想是優先設定出來一條橫貫基地兩側的牆、確保兩側牆外均能短時間運輸物資和人員至指定區域前鋪設的主幹道,之後再根據每個方向的危險程度和探索深度建立對應性的支道。

例如針對危險較少的支道,便在支道上隔一段距離便設定一個補給點,做到定時定量補給,而危險性較高的支道,則按照步步為營的手段來打造支道,探索步伐卡在哪支援便到那附近,隊伍無安全隱患,並且更有利於克服問題。

這次的好訊息便是直接找到了一個目前而言無危險的方向,便可以按照隔一段設一個補給點的方案作為試點並及時回饋,方便後續探索的實施和建立。

再加上有定居點的幫助,那個方向剩餘的路途後勤方面就好辦了。

後面回饋的訊息就沒有這麼輕鬆了,或多或少地都有了一點困難,有些遇到的困難僅僅是地形或巨型事物,如樹、石等的封路或者某片危險地形,如沼澤、毒霧等等。

這些問題都是可以依靠裝置來解決的,甚至一部分都不需要裝置,靠人力就能解決。

而有些則很嚴峻,無論是遇到的野生動物,還是遇到的野生植物群,都不是簡單就能處理的。

但這恰好碰到了我的“專業領域”上,我雖然不會馴化,但是“以毒治毒”是真的在之前“拯救世界”的歷程中看明白了的那種。

我讓遇到問題的小隊進行觀察以記錄那些野生動植物的習性和天敵並反饋回來,然後採取“一物降一物”的手段,根據相生相剋來讓它們互相進行破壞。

至於在爭鬥中活下來的,則是最簡單的方法:化學煙霧或者是火焰噴射器去處理就可以。

有些小隊一開始對我的決定持有懷疑態度,但在見識過生物的“相生相剋”和化學煙霧及凝固汽油彈配合的火焰威力時,所有的疑問都變成了驚訝和敬佩,畢竟沒有經歷過的人在看到結果後都會這樣。

他們看到的不是別的,恰恰是我當年看過的場景:因為是天敵,所以互相之間的競爭本能便開始發揮作用,讓它們自己便開始了爭鬥,而爭鬥這種事情,無論一方的優勢多大、贏面多大,總有受傷或者死亡的可能性,哪怕是萬分之一也會有機率。

畢竟在發生時,機率會變為統一的一半一半。

這是當年一位以數學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