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生命就此結束的我們幾人,卻被上天眷顧。被附近幾艘看起來只是板船的船隻所救。

就在我們要跳崖的同時,臨津江中的幾條船上飛快的下來了一群人,快速的在我們即將降落到的岩石上鋪上了被褥和喂戰馬吃的料草等東西,加上我們那個簡單的木質飛行器也多少減緩了降落速度,我們幾人只是在掉到地上的時候被跌的全身疼痛,但卻並不致命。和我們一起墜下的倭寇竟被船上下來的人一刀砍死,也沒有問個緣由。

看到這一幕,我由衷地想:看來朝鮮本地人絕對不歡迎倭寇來他們家園胡作非為啊。由此看出,人還是厚道點好。我們國家也有一句話印證了朝鮮百姓的這種見倭寇就殺的行為——朋友來了有好酒,豹狼來了有獵槍。

很快,我們幾個就被救到了船上。

不過,這些救我們的板船,突然來了個變身,隨著船上週身的木板被推到了水利,很快露出了他們恐怖的面目。

上船的時候,我和老羅、公主、小倩、小姑娘都被那些變形後的船的龐大和奇怪震驚到了。

從外觀看去,那是一種十分奇怪的船,船型如一直碩大的烏龜,船身上半部覆蓋著六角形的鐵製甲片外殼,外殼上有很密的刀子和錐子形鐵籤子,直插入鐵製甲片外殼中,像烏龜身上長滿了刺。

走進細看,船身周圍有70多個空洞,可以放槍、炮或射箭。船頭是烏龜狀,龜頭嘴上有個噴口(後來才知道噴口可噴出硫黃和焰硝等毒氣體,這些氣體用來攻擊敵人,或者逃跑時做掩護)。

船身左右各有10個櫓與11個炮口。龍頭嘴巴的開口處也有一個炮口。在龜船的前後還各有兩個炮口。船底則為U形。

看到這些船,作為曾經當過歷史老師的我,本能的就想到了書籍中記載的,明朝抗倭援朝時李舜臣的龜船。

但這次,當看到龜船的本尊時,卻也被深深的震撼到。它比我想象的更為高大,一眼望去,龜船長約35-40米,寬約12米,高為5到六米。

我們看到這些時,有一種好像在做夢的感覺。畢竟,在古代工業不發達的時期,李舜臣竟然做到了把船全身披上堅硬的鐵甲,猶如帶著盔甲的龐大武士。實在是了不起啊。如果想看這方便的影視劇,推薦看下韓國棒子拍的壬辰倭亂,雖然都是誇他們很牛逼的東西,但龜船的原貌及運用原理還是基本展現了。

回到正題,我正在胡思亂想著龜船計程車,突然腦袋一暈,因失血過多而意識慢慢模糊,很快什麼也不記得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慢慢的睜開了眼睛,只見天色一晚,夜幕降臨。

醒後聽到嘩嘩的划槳聲,感受到船隻在水上行走時的顛簸晃動感。抬頭望向船隻的窗外,只見波濤洶湧的大海,和一眼望不到邊的、深墨色的水天相接線。這明顯不是臨津江,而是大海啊。

看來我們昏迷了很長時間了,也不知過了多久了,公主他們是不是傷也好了?公主真是晨晨麼,還是晨晨的前世?

帶著疑問和胡思亂想,我走出船上簡陋的寢室,只見老羅已經先我一步起來,正在欣賞寢室外客廳內桌子上的一首詩。救我們的人已經幫我和老羅人換了嶄新的衣服,傷口也得到處理,我基本恢復了活動能力,老羅看起來也是。

我也湊了過去,瞧了一眼:是中國古代的漢字和詩歌(古代的朝鮮和越南用的是漢字,受儒家文化和漢文化影響很深,也實行科舉制度,考試內容也是儒家經典,而不是現在看起來很古怪的那種文字),意思也淺顯易懂。

但老羅這個外國人看著這些象形文字卻猶如天書般難懂,著急地央求我一定跟他讀讀,並要我解釋下詩的意思。於是我就讀一首講一首。第一首分明是抒情言志詩。我輕聲讀了出來:

《無